-
摘要: 智能时代,短视频作为一种发展极快的新型审美艺术类型,表现出丰富的时代意义,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短视频的网络属性、虚拟与现实融合属性、移动属性、交互属性,让以往对于“景观”的建构方式产生了变化。作为一种以技术为基础、以视觉为核心的全新审美范式,短视频区别于传统视觉艺术类型,不再桎梏于时间和空间之间,打破艺术创造和真实社会场景之间的限定性,不拘泥于由符号和行为所建构起的图像的连续性,展现出更加具有时代性的审美意义。短视频的审美标准呈现多元性,短视频的审美特质呈现虚拟性,短视频的审美方式呈现多元性的变化,由此,构成了独特的审美视觉景观。短视频视觉景观的重构,从审美层面引发更多嬗变,激发更多审美思考。
-
[1] [ 法 ] 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 . 景观社会 [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 英 ] 马尔科姆·巴纳德著,常宁生译 . 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 彭文祥,周洲 . 虚拟在场与审美幻象的价值畸变——粉丝文化、“饭圈”乱象的审美文化分析与反思 [J]. 当代电视,2021(10):9-13. [4] 张蕾.论新媒体艺术与传统美术审美特征的异同[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0. [5] 张梦园 . 凝视与狂欢:景观社会视域下短视频的生成逻辑探析 [J]. 视听,2021(8):139-140. [6] 郎超,张玉栋 . 延异与重构:作为媒介景观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J]. 科技传播,2020(20):133-135. [7] 柴冬冬,金元浦 . 数字时代的视觉狂欢:论短视频消费的审美逻辑及其困境 [J]. 文艺争鸣,2020(8):79-86. [8] 王希竹,金晓艳 . 智能媒介语境下艺术审美选择的新范式[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32-137+171. [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第 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 统 计 报 告 》[EB/OL].(2021-09-15)https://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48
- HTML全文浏览量: 87
- PDF下载量: 14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