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本文从创作者主体视角出发,探讨 AIGC 赋能微短剧后创作者主体角色的转变,为人机协同的文化内容生产提供启示。【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 AIGC 在微短剧编剧、视觉生产、后期环节的应用,分析其对创作主体行为模式、能力结构、创作动机的重塑。【结果】AIGC 革新了微短剧创作流程并提升了效率,重塑了创作主体的行为、能力与动机,存在创作价值流失的风险,但人类创作者人文优势难以替代。【结论】面对 AIGC 带来的挑战,创作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文优势,将情感共鸣、文化洞察和价值引领融入创作,构建人与 AI 之间良性的创作关系,实现技术与人文的平衡。
-
[1] 谢鹏鹏 . 数智赋能:AI 微短剧的叙事创新与边界突围[N]. 安徽科技报,2024-10-25(016). [2] 赵晖,毕健蓝 . 生成式媒介环境下 AIGC 微短剧的创新探索——技术驱动、融合创新与视听变革 [J]. 当代电视,2024(12):15-21. [3] 王晓蒙 . 生成式 AI 浪潮下主流媒体视听新形态创新探索——以《中国神话》为例 [J]. 东南传播,2024(10):141-143. [4] 张波 .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网络微短剧领域的融合创新 [J].编辑学刊,2025(01):63-67.[5] 许波,李旷怡 .AIGC 与微短剧的融合与共生:技术驱动下的视听艺术探索 [J]. 当代电视,2024(12):22-27. [6] 张文瑜 . 西影“AI 编剧”,老牌影厂成 AI 头号玩家 [EB/OL]. (2024-09-26)[2025-01-12].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4-09-26/3572075.html. [7]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 . 2024 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 [EB/OL].(2025-01-15)[2025-02-13].https://finance.sina.com.cn/cj/2025-01-15/doc-ineeznmc7926861.shtml. [8] 吴昕 .“一人一剧”时代来临:AI 短剧平台 SkyReels 正式发布 [EB/OL]. (2024-08-19)[2025-01-12].https://k.sina.com.cn/article_3996876140_ee3b7d6c0270133ug.html. [9] 郭婉君,王晴川 . 当生成式 AI 嵌入短视频:应用场景、效用危机与实践路径 [J]. 青年记者,2025(04):1-7. [10] 肖芳 . 首部大模型制作的微短剧上线 [EB/OL]. (2024-07-15)[2024-12-12].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414807.html. [11] 樊梦迪 .AIGC 浪潮席卷短剧行业 上市公司布局 AI 短剧“ 新 物 种 ”[EB/OL].(2024-11-14)[2024-12-12].https://m.caijing.com.cn/article/352112. [12] Shneiderman,B. Human-centered AI:Reliable,safe & trustworthy. Transactions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2020,12(3):161-176. [13] 桫椤 . 人工智能探寻网络文学与微短剧融合发展路径[N]. 河北日报,2024-03-15. [14] Manovich,L. (2013). Software takes command. Bloomsbury Academic.pp153-157. [15] 褚晓萌 . 虚幻快感与现实焦虑:微短剧的时代症候、价值重塑与疗愈可能 [J]. 当代电视,2024(12):22-27. [16] 陈扬,黄懋 . 技术逻辑与价值引领:“两创”视域下 AI微短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J]. 电影评介,2025(04):87-93. [17] 王倩,陈颂 . 短视频创作新纪元:AIGC 赋能价值与隐忧挑战 [J]. 影视制作,2024,30(12):94-99. [18] 苏涛,彭兰 . 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传播与人类新境遇——2024 年新媒体研究述评 [J]. 国际新闻界,2025,47(01):53-70.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