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技术应用丰富了电视艺术传播形式,由此引发了多元维度下电视艺术传播效果优化问题的探讨。本文从受众接受行为变化切入,探究新媒体技术加持下电视艺术传播途径的创新及传播效果的优化表现。同时,分析社交媒体对电视艺术接受的影响,旨在为电视艺术多元维度接受和传播效果优化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和文献综述的方法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融媒体环境下,电视艺术需要在多元维度下找到平衡,着重创新传播策略,优化传播效果,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从而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电视艺术发展新模式。【结论】当下,传统媒体应抓住新时代机遇,利用新兴技术,追求创新效果,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并探索更多可持续发展途径。
-
[1] 胡智锋,何昶成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进电视艺术传播创新 [J]. 电视研究,2019(1):10-12. [2] 吴志远,胡翼青 . 从“媒介融合”到“交往融合”[J]. 当代传播,2024(3):75-82. [3] 杨立平,戴硕 . 新时代中国电视艺术的主题表征与意义生产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4(11):30-35. [4] 苏奕铭 .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文化传播与未来发展探究——评《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J]. 领导科学,2020(17):127. [5] 胡智锋,胡育恺 . 数实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艺术发展空间探讨 [J]. 中国电视,2023(7):5-9. [6] 付诗迪 . 编排赋能内容制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视节目编排的创新实践 [J]. 电视研究,2024(4):49-51. [7] 宋春雪 . 融媒体时代下大屏与小屏融合策略 [J]. 新闻传播,2024(20):76-78. [8] 胡智锋,祝明 . 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发展景观回眸与前瞻 [J]. 中国电视,2024(9):13-23. [9] 雷箐华,杨浩 . 媒体在构建文化认同的作用和策略探析[J]. 新楚文化,2024(15):74-76. [10] 钟声,李瑶瑶 . 跨文化传播理论下我国网络媒体海外传播的话语体系——以国际在线江苏频道为例 [J]. 视听,2024(11):154-157. [11] 郭婷 . 互动 + 竖屏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提升策略 [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21(24):73-75. [12] 赵娜 . 以技术“引擎”赋能电视节目发展 [J]. 记者摇篮,2024(11):99-101. [13] 金煜斌 . 媒介融合视域下影视文化传播策略探索 [N]. 河南经济报,2024-06-18(11). [14] 戚童 .《典籍里的中国》媒介生产的三重实践 [J]. 传媒,2024(20):69-71. [15] 范继莎 . 电视文艺晚会导演思路创新 [J]. 采写编,2024(12):184-186. [16] 吴映桥 . 对电视媒体与社交媒体融合转型的思考 [J]. 采写编,2024(9):30-32. [17] 刘鸣筝,梅凯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传播实践——基于 B 站视频和弹幕的计算传播分析 [J]. 编辑之友,2024(9):31-38. [18] 王欢 . 广播电视与社交媒体融合对品牌建设的影响 [J].记者摇篮,2024(7):126-128.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0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