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虚实交融、协同共生: 社会深度媒介化后的人与媒体融合发展

黄晓朦

黄晓朦. 虚实交融、协同共生:社会深度媒介化后的人与媒体融合发展[J]. 中国传媒科技, 2023, (12): 120-12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3.12.027
引用本文: 黄晓朦. 虚实交融、协同共生: 社会深度媒介化后的人与媒体融合发展[J]. 中国传媒科技, 2023, (12): 120-12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3.12.027

虚实交融、协同共生: 社会深度媒介化后的人与媒体融合发展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3.12.02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黄晓朦(1988-),女,山东青岛,青岛日 报社,编辑,研究方向为传播学。

  • 中图分类号: G233

  • 摘要: 【目的】社会的深度媒介化进程之中,数字媒介已下沉成为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与底层运作逻辑,将一系列 彼此独立、相互分割的社会要素按照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数字技术进行重新激活与整合。深刻把握传播规律、关注 用户平台体验,积极与用户建立互通联动的有效传播关系、重视提升数字技术在传媒业发展中的参与度、积极探索 元宇宙视域下媒介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深度媒介化趋势,帮助社会更好地适应虚拟化浪潮的来袭。【方 法】文章采用分析论证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深度媒介化后的人类社会对现有资源的重新激活与赋能、以智 能算法为基底的隐性连接新范式的产生、沉浸式感官体验的实现以及重新部落化后的生存场景的出现。【结果】【结 论】我国传媒业利用技术手段不断拉近其与用户群体的接近性和关联度,持续贯彻实施以“人”为轴心的内容生产 与传播策略,并通过不断与用户产生价值与情感共鸣的方式,真正将我国新闻行业所秉持的服务理念在以用户体验 为核心的新闻场景再造过程中进行不断延伸和有效彰显,推动全社会向以人的主观能动发展为主线,以人、媒混融 发展为目标的更高层级的文明形态演进。

     

  • [1] [2] [3] 喻国明,耿晓梦 .“深度媒介化”:媒介业的生态格局、 价值重心与核心资源 [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12): 76-91+127-128.
    [4] 喻国明,曾佩佩,张雅丽,周杨 . 趣缘:互联网连接的新 兴范式——试论算法逻辑下的隐性连接与隐性社群 [J]. 新 闻爱好者,2020(1):9-13.
    [5] 喻国明,滕文强,苏芳 .“以人为本”:深度媒介化视域 下社会治理的逻辑再造 [J]. 新闻与写作,2022(11): 51-60.
    [6] 喻国明 . 元宇宙:社会的深度媒介化 [J]. 现代视听,2022 (6):32-40.
    [7] 吴玉雯,陈长松 . 场景革新、交互升级、信息迭代:元宇 宙社交对移动社交的解构与重构 [J]. 中国传媒科技,2023 (9):84-87.
    [8] [ 美 ] 梅罗维茨 .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 响 [M]. 肖志军,译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1.
    [9] 王敏芝,王军峰 . 从“交往在云端”到“生活在元宇宙”: 深度媒介化时代的社会交往生态重构 [J]. 传媒观察,2022 (7):20-27.
    [10] 陈昌凤,黄家圣 . 对传媒业生态重构与深度融合的再思 考 [J]. 电视研究,2022(6):12-15.
    [11] 喻国明,吕英培,陈肯 . 元宇宙中的人:连接的升维与 身体的深度媒介化 [J]. 教育传媒研究,2022(6):12- 17.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25
  • HTML全文浏览量:  47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