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特稿
短视频研究现状综述
卢剑锋
2025, (2).  
3 0
摘要:
专题
数字化叙事与地域文化重塑:网络微短剧与地方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刘思蓉 胡峥 贺琛
2025, (2): 13-1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2.001
4 0
摘要:
【目的】本文聚焦数字化叙事与地域文化重塑,探讨网络微短剧在地方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创新应用。【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网络微短剧数字化叙事的逻辑架构,深入分析微短剧的叙事内容、叙事时空和叙事手段,并结合具体案例揭示网络微短剧如何凭借其独特的创新优势促进地方文旅的发展。【结果】文旅微短剧在地方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结论】未来,微短剧行业仍需深耕本土化内容创作并加强优质内容的传播意识,推动数字化叙事和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地方文旅产业的持续繁荣。
专题
虚拟博物馆小程序的互动数字叙事探究——以“云游敦煌”
王超群 陈巧
2025, (2): 18-2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2.002
2 0
摘要:
【目的】基于小程序设计的虚拟博物馆逐渐成为当今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平台。本文以“云游敦煌”小程序为研究对象,探讨互动数字叙事在虚拟博物馆中的应用,分析其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互动叙事形式,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应用现状、设计表现、基本特征等方面分析“云游敦煌”小程序中的互动数字叙事应用。【结果】虚拟博物馆小程序通过游戏体验类和视听影像类的互动数字叙事设计创新,建构了贯穿于文本内外的互动叙事与用户参与,营造了空间、时间和情感三重维度的沉浸式体验,推动了故事内容与文化体验在多样媒介与平台之间流转。【结论】未来,虚拟博物馆小程序的互动数字叙事,还需着力扩大叙事主体范围、优化交互技术、强化叙事内容的精神表达。
专题
竖屏时代文旅微短剧多模态话语叙事研究
高宪春 屈锦培 赵雪松
2025, (2): 25-3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2.003
1 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文旅微短剧如何利用多模态话语实现意义的表达。【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从视觉和听觉模态上对文旅微短剧的文化、语境、意义、形式和表达五个层面的“视频化”传播形态进行话语分析。【结果】以视觉模态为主、听觉模态为辅的多模态话语表达是文旅微短剧的主要话语方式,以地域特色为文化根基,通过深入浅出的话语基调,在科技赋能下利用声觉合一模式让观众感受地方文旅的魅力。【结论】未来,文旅微短剧仍需秉持“内容为王”的要旨,将文旅元素转化为艺术元素,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同时依托大数据,实现文旅微短剧的精准触达,打造真正的文旅融合产业链。
专栏
从“虚拟迷阵”走向“现实生活”: 青少年短视频沉迷的时空逻辑及治理路径
赵红勋 陈鑫雨
2025, (2): 159-160.  
23 2
摘要:
查看更多
探究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短视频融合传播策略
葛晶
[摘要](615) [PDF 2483 KB](331)
摘要: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短视频模式逐渐成为人们碎片化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渠道。而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一直在受众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科学性,是人们了解国家政策、关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深入剖析短视频的优势,充分发展新闻媒体与短视频的黏合度,宣扬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舆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形式,与时俱进地改革广播电视媒体新闻生产模式,探究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短视频融合传播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媒体新闻类节目的传播发展。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的发展特征及现状分析——以“抖音”平台新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为例
朱奕锦
[摘要](1482) [PDF 2288 KB](185)
摘要:
短视频在近几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成熟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媒介传播模式和形态。许多官方主流媒体机构审时度势,通过开通抖音短视频账号,参与新媒体运营等方式丰富传播渠道,提升对舆论的把控与引导。本文主要以抖音短视频 App 内的主流媒体新闻生产为切入点,通过对现阶段短视频新闻及抖音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基本特征、优势所在、不足之处等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短视频整体行业的新闻作品生产、传播情况,并提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参考。
“元宇宙”探源与寻径:概念界定、发展逻辑与风险隐忧
黄楚新, 陈智睿
[摘要](783) [PDF 9326 KB](157)
摘要: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持续增大,“网对网”的交流模式逐渐成为人际沟通的日常景观。元宇宙概念在此过程中渐成热点,并在 Facebook 改名 Meta 之后获得全球广泛关注。元宇宙概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技术发展的长期驱动之下生成的。本文将立足于元宇宙概念产生的技术条件与现实动因,站在概念界定、发展逻辑与风险隐忧三个方面,具体解析元宇宙的实质内涵与未来发展,以期澄清元宇宙发展中存在的症结、误解。
破局立新:短视频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创新探析
黄楚新, 贺文文
[摘要](1089) [PDF 9282 KB](131)
摘要:
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符合国家和行业监管要求,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对用户内容生产审核需求更加迫切。本文通过分析短视频平台内容审核现状及现存问题,提出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内容安全审核创新的一些探索办法,以期为短视频内容生态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洋网红”短视频研究
王舒敏, 杜恩龙
[摘要](943) [PDF 4172 KB](234)
摘要:
当前短视频平台吸引了一大批“网红”,“洋网红”群体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这些“洋网红”群体通过短视频搭建起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构建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本文首先梳理“洋网红”的特征和走红原因,而后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 11 个人气“洋网红”账号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洋网红”短视频内容特征以及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促进洋网红群体未来在短视频平台的良性发展。
国潮正当时 融合更出彩——新媒体技术赋能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
钱林林
[摘要](419) [PDF 1383 KB](65)
摘要:
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形成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技术,尤其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中,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根植传统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2021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展现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移动优先、融合传播、互联互通和高新视频技术,立足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坚持“内容为王”,凸显了舞台舞美布局的层次和空间的变化,技术赋能实现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的完美结合,运用全新的表达方式和技术手段进行包装,为观众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带动文化寻根热潮,弘扬了中原文化,坚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ChatGPT 的技术特征与应用前景
郭全中, 张金熠
[摘要](563) [PDF 2416 KB](190)
摘要:
场景、符号、情感:移动短视频的互动仪式研究
冯蓓蓓, 张凯翔
[摘要](553) [PDF 1428 KB](146)
摘要:
智媒时代下,5G、VR、大数据等技术的赋能重构了短视频的传播路径。交互传播、时空重塑优化了消费体验,打造了与用户更为适配的场景网络。内容的深耕与用户的分层构建了传受双方的互动仪式链,在技术的牵引下,短视频制作者将视点从内容输出转向情感探索,在趋于饱和的市场中迎来了从“竞速”到“求质”的拐点。本文将分别从场景的功能创造、符号的互动对话、情感的表达扩散三个维度,具体剖析移动短视频的互动仪式链的构建路径,探寻背后的消费逻辑与情感纹理。
数字文明:元宇宙中人的虚拟身份认同与媒介化生存
李康跃, 王雪梅, 闫晓阳
[摘要](595) [PDF 1409 KB](108)
摘要:
技术与社会的繁荣与“再组织”使“元宇宙”概念破壁而出,人们正以此为基点创造一个划时代的数字文明,即数据、人、关系共同构成的未来世界图景。在元宇宙所营造的媒介环境下,人的自我认同完成了由“符号”到“身份”、 由“视听”到“感知”、由“情景”到“社会”的转化。作为第三媒介时代的代表,元宇宙在完成媒介感知的“反向进化”之余,也导致了人的“生存危机”,因此对人在元宇宙中的沉浸式媒介化生存也需辩证看待。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探究
王朝阳
[摘要](505) [PDF 2515 KB](75)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发展土壤,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使新媒体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以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在融媒体时代,要想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实现内容兼容、资源互通以及宣传共融,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融合能力,以契合融媒体时代特征。本文对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进行简要阐述,分析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优劣势,并具体探讨提升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的策略。
探究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短视频融合传播策略
葛晶
[摘要](615) [PDF 2483KB](331)
摘要: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短视频模式逐渐成为人们碎片化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渠道。而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一直在受众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科学性,是人们了解国家政策、关注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深入剖析短视频的优势,充分发展新闻媒体与短视频的黏合度,宣扬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舆论导向,不断创新发展形式,与时俱进地改革广播电视媒体新闻生产模式,探究广播电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短视频融合传播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媒体新闻类节目的传播发展。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洋网红”短视频研究
王舒敏, 杜恩龙
[摘要](943) [PDF 4172KB](234)
摘要:
当前短视频平台吸引了一大批“网红”,“洋网红”群体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这些“洋网红”群体通过短视频搭建起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构建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本文首先梳理“洋网红”的特征和走红原因,而后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 11 个人气“洋网红”账号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洋网红”短视频内容特征以及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促进洋网红群体未来在短视频平台的良性发展。

专题 · 观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