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兰 . 智能时代人的数字化生存——可分离的“虚拟实体”、“数字化元件”与不会消失的“具身性”[J]. 新闻记者,2019(12):4-12.
|
[2] |
张颂 . 中国播音学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34-35.
|
[3] |
刘海龙,束开荣 . 具身性与传播研究的身体观念——知觉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视角 [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89.
|
[4] |
於春 . 传播中的离身与具身: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认知交互 [J]. 国际新界,2020(5):35-50.
|
[5] |
李 良 荣 . 新 闻 学 导 论 [M]. 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1999:14.
|
[6] |
姜扬,宋雅琪 . 人工智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J]. 中国传媒科技,2020(1):4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