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展望2023 │看《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有哪些规划!

发布日期: 2023-01-30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编者按: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邀请7家期刊社负责人,畅谈新一年期刊工作的计划,了解他们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多元的期刊策划报道、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新理念新举措,供期刊界同行交流借鉴。

本刊编辑部主任李净从“新”“专”“严”“精”“传”“延”六个方面畅谈《中国传媒科技》如何推动传媒技术创新和融合发展。





李净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作为新华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联合会主办、全国传媒界唯一的科学技术奖“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发布期刊,《中国传媒科技》杂志在2023年的工作中,将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指示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广的学术视野,更专业的内容服务,秉承“科技推动传媒进步”这一办刊宗旨,从“新”“专”“严”“精”“传”“延”这六方面入手,服务全国新闻出版传媒技术创新和融合发展。

聚媒体融合创新性、前沿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具体体现在传媒科技领域内学术思想、学术观点或技术方法的创新,包括提出新概念、发现新现象、引进新方法、构建新模型、改进旧模型等方面的创新,或者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分析新旧数据、用旧的方法分析新领域等方面。我们将发挥本刊编委、青年编委学术共同体积极作用,2023年将开设“元宇宙与媒体技术创新”“媒介(技术)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融媒表达创新中的技术运用”“智能传播与计算传播智能技术的媒介研究”等专题。

以专业的视角解构传媒技术的发展,破解行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焦点问题。全国媒体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积极加快改革、强化保障、扎实推进,持续推进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建设,逐渐走出一条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媒体深度融合之路。本刊将在2023年以专业的视角,继续解构新兴传媒技术的发展,聚焦“深度融合样本”,探索发展规律和路径。

对稿件严格把关,确保刊物出版质量和学术价值。传媒科技属于交叉学科,新平台、新模式层出不穷,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审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形势要求我们不仅要激发编辑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建设优秀的审稿专家团队。本刊的编委和青年编委工作职责中明确要求了编委和青年编委每年的匿名审稿量,开展同行评议,构建新的学术生态。

对每一期稿件精心安排,精编精校,提高刊物整体质量。任何一个刊物,如果错别字频出,排版混乱,都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字斟句酌方成文。《中国传媒科技》在编辑加工和校对过程中,要求所有编辑人员高度负责、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在坚持“三审三校”的同时,还建立了编前、编后会议制度,每月末总结交流前一期的工作不足和闪光点,沟通下一期的稿件审稿进度、专题约稿进度,使工作有节奏有秩序地开展。

加大创新性研究和实践成果传播,为业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本刊2023年除了通过现有的主流学术期刊数据库面向全国读者,还将通过使用方正飞翔软件对整本刊物做电子化处理,实现在未印刷之前就已经将杂志广泛发送,将最前沿的热点及时传播出去,在社群中引起关注。同时尝试利用数字人定期播报论文,让读者通过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跨设备、跨平台获取到优质的学术资源。另外,我们还将通过电子刊物的邮件推送、预印本等方式为全国新闻出版传媒转型提供智力支撑。

延展知识服务和文化服务,创新服务新闻出版传媒学界和业界。2023年本刊推动媒体转型,延展知识服务和文化服务,将开展“传媒融创汇”青年学人计划、“传媒融创汇”沙龙、“传媒融创汇”大讲堂及“中国传媒技术创新大会”等活动,以推动学界和业界的交流互动,服务广大传媒工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布日期: 2023-01-30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