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7期

专题
新媒体时代中视频传播的动因、特征及路径
戴骋
2022, (7): 7-1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01
549 70
摘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行业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市场流量红利逐渐触顶,甚至出现内容娱乐化、碎片化、同质化、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我国视频行业涌现出新业态和新形态。在新技术、新环境的影响下,国内视频平台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加入中视频行业的竞争赛道。面对短视频领域存在的弊端,中视频内容生产具备主体年轻化与专业化、内容深度化与垂直化、叙事逻辑化与横屏化的特征,未来应遵循提升作品价值性、实用性、优质性的发展路向,深耕知识传播所驱动的“中视频 +”差异化内容传播,实现从“流量主导”向“垂直领域”的生态转型。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中视频传播的生态逻辑建构
赵红勋, 丁思雨
2022, (7): 11-1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02
433 42
摘要:
在碎片化视觉图景所卷入的当代社会,“中视频”的技术话语以及传播实践为消解社会浮躁和建构理性话语提供了 新的框架。作为中视频运行的构成要素和基本条件,技术、人类、文本、时空等行动主体合力建构了一种新的传播生态逻辑 地图。具体而言:技术要素在去黑箱化的过程中,借由“在地化”搭建以及 PUGC 实践彰显中视频制作的专业化特性;人 类要素的行动者网络建构与全过程参与使中视频的传播呈现再生性交互与社会化传播的表征;文本要素的表意机制与叙事特 征使中视频的表达呈现深度化与逆“奇观化”意味;时空要素的参与机制与延伸性使中视频的运转呈现灵活化特征。
“新基建”背景下中视频的内涵特征与传播偏向
陈波
2022, (7): 17-2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03
457 38
摘要:
传播技术革新驱动媒介形态更迭,“新基建”对视频业务的渗透推动了传媒行业的“视频转向”。本文在剖析“新基建”的提出背景及其对视频行业生态影响的基础上,对中视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文章认为,中视频具有叙事结构相对完整、信息承载量较大,强调知识观点输出、内容见解有深度,连接大中小屏终端、传播场景多元化等内容特征,在传播实践中形成了以 PUGV 和 MCN 为生产主体、以泛知识为内容生态焦点、核心用户群体年轻化等媒介偏向。
价值拓维与内容再造:中视频精品化发展的路径探析
吴占勇, 于溪溪
2022, (7): 22-2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04
335 38
摘要:
中视频概念的提出,反映出网络视听行业对具有更高信息价值和思想价值内容的迫切需求。相比短视频,中视频的时长优势为其带来更丰富的内容层次,使中视频能够基于信息密度塑造知识价值、基于情节张力构建文化价值、基于品牌基因再造商业价值。然而,中视频的发展面临着生产者入局的技术与变现困境、商业模式不够多元和内容取向的个体性与公共性之争等现实问题。未来中视频的精品化发展,应依据平台调性适配内容生产、构建多层级生产主体生态、以影视创作助力内容升级,只有坚持以内容为王,中视频才能在移动传播环境下充分发挥其本体优势。
“部落儿童”视域下学前教育中视频的探索与创新
贠翔悦, 许磊
2022, (7): 26-2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05
357 20
摘要:
“部落儿童” 研究视角强调儿童具备能动性,其通过一套完整的、自我良性运行的且符合儿童生活方式的符号和话语创立自我独特的社会类别。在当前影像传播时代,3-5 岁的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卷入其中。中视频跨越技术壁垒实现了用户深耕,无疑是实现学前儿童教育视觉化途径的有效手段。从长远发展看,中视频将发挥其优势,助力儿童教育实践。
传媒理论
媒介可供性理论视角下主流媒体传播平台的建构研究——以“人民视频”网站及客户端为例
张姝琪, 段峰峰
2022, (7): 30-3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06
343 23
摘要: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主流媒体自建传播平台成为当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一大实践,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与此同时,“媒介可供性”的概念引入传播学界后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评价和考察新媒介方面具有极大的解释力。从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传播可供性三个角度对“人民视频”网站及客户端平台的内容生产、媒介技术、传播终端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主流媒体在传播平台建构中取得的成果,并对其内容、平台设计、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反思,以期为主流媒体传播平台建设提供新思路。
媒介融合背景下舞蹈艺术的跨媒介影视传播:创新与局限——以湖南卫视《舞蹈风暴》为例
黎婕
2022, (7): 34-37,4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07
529 32
摘要:
舞蹈艺术本质是一种传播活动,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舞蹈艺术产生了跨媒介传播的迹象,它融合了不同介质使其内里发生改变,后又通过不同的传播路径将此呈现,产生新的社会价值整合。《舞蹈风暴》作为舞蹈艺术的跨媒介影视传播的案例,具体表现为技术对肢体的重构、光源对空间的置景以及舞蹈元素的多维融合。舞蹈艺术在创作手法更多元,呈现效果更精美的同时也出现了局限与不足。
科技期刊稿件管理数字化处理流程与成效——以《航空制造技术》为例
张晓眉, 王艺源
2022, (7): 38-4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08
332 19
摘要:
【目的】介绍《航空制造技术》利用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实现稿件管理数字化处理流程和 5 年来取得的成效,为科学管理稿件提供可借鉴方法;【方法】通过对传统与使用期刊稿件采编管理稿件进行比较,探索出符合科技期刊稿件管理在学术不端检测、同行评议、审稿专家匹配、三方沟通(编辑、审稿人、作者)、编校排版和网络首发为一体的稿件管理数字化处理流程,提升办刊质量;【结论】总结使用期刊稿件采编系统管理稿件工作实践,通过对稿件内容质量、审稿专家匹配、稿件录用与见刊速度、编辑协同办公等方面优化和提升,为推进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乃至智能出版提供有益借鉴;【成效】通过使用期刊稿件采编系统,《航空制造技术》的优质稿件逐年增加,2015 年到 2021 年期间,期刊影响力总体提高,在中国知网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 57 种期刊中,2017 年、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影响力指数(CI)学科排序分别为第 13 位、第 11 位、第 9 位、第 5 位。2021 年 3 月 8 日,期刊接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 年版编委会通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 年版(即第 9 版)航空、航天类的核心期刊。
“初看愿做旁观者,转眼已成剧中人”:沉浸体验视角下互动电影使用行为影响机制研究
孔少华, 刘方宇, 钟博晟
2022, (7): 43-4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09
297 17
摘要:
交互叙事是沉浸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是互动电影吸引用户并进行持续体验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基于交互叙事理论、沉浸体验理论,建构互动、沉浸体验、使用行为三者的模型,旨在探究互动电影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互动对用户的沉浸体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沉浸体验用户使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沉浸体验在互动对使用行为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验证互动—沉浸—使用三者的关系,相关结论可以为互动电影交互叙事设计、交互符号设计、交互机理设计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
5G 网络下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策略探讨
刘荣亚
2022, (7): 48-5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0
338 23
摘要:
随着 5G 网络的推广应用,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技术设备不够先进、工作人员不够专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不够深入等困难条件下,如何探索高效率的运营机制,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共同发力,切实提高传播影响力,是当前地市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分析 5G 网络的高速度、大容量、低延迟、低能耗等传输特点下,地市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上,结合当前广播电视台传播现状和发展状态,提出媒体要改变思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做到传播内容地方化、传播方式灵活化、传播渠道专业化等发展策略,共同探讨发展路径。
行业媒体智能化转型的四个重点
王志中
2022, (7): 52-55.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1
318 23
摘要:
随着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媒体应用快速发展。智媒体由“新媒体”“融媒体”“全媒体”等概念和实践发展而来。本文分析行业媒体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其向智媒体转型需要贯彻智媒理念、构建智媒机制、拓展传播渠道、把控业务边界等四个重点,希望在促进行业发展方面发挥有益的参考借鉴作用。
基于服务的科技期刊融合出版方案研究
房桦, 哈爽
2022, (7): 56-59.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2
481 26
摘要:
基于本领域各方的需求,开发针对性的知识服务项目,多元化地服务于知识使用者和创造者,是目前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对出版行业和计算机领域发展的研究,提出基于服务的科技期刊融合出版方案,对“出版 +技术”解决方案进行探索,为传统编辑思维模式的扩展和改变提供借鉴。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解析
方涛
2022, (7): 60-61,6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3
268 12
摘要:
文章针对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展开深入研究,结合我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和普及的现状,阐述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大众传媒科普内容还有待完善、缺乏优秀科普产品和品牌节目、科技传播行为失范、媒介科技传播人员各方面能力有待强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主要包括树立新的观念、全面整合相关资源、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进而保障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质量,促进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其早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企业资讯及知识共享平台的开发及效用分析
吴婷, 田逢雪, 孙勇, 蔡绍硕
2022, (7): 62-6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4
390 15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产业领域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信息接收快慢的竞争。对服务于出版单位、传媒企业及个人新媒体工作室而言,其信息资讯平台的完善程度体现了企业的服务深度和品质。本研究采用个案分析法,以武汉某公司的知识库为研究对象,通过论述该网站的特色、架构组成及效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资讯及知识共享平台对企业业务的效用。
新媒体研究
5G 消息赋能新闻采编业务——新华社 5G 消息平台研究报告
成鹏, 苏宇, 程帅, 徐鹏涛
2022, (7): 65-7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5
326 18
摘要:
随着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行业对新闻采编全流程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提升。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占领 5G 消息传播平台、保障发稿安全,新华社技术局对 5G 消息平台展开研究。基于 5G 消息的新特性,依托新华社采编智慧中台,面向新闻业务,开发了“新华社 5G 消息智能化采编平台”,实现新闻生产的“5G 消息化”,为编辑记者和UGC 用户新闻生产提供新渠道,扩展了新闻内容生产平台的服务边界,为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提供了新动能。
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传播优势、隐患及对策
刘宝珍 王琳
2022, (7): 73-7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6
373 14
摘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新闻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机器人写作、算法推荐、人工合成 AI 主播等。人工智能打破了人与机器的边界,在保证新闻真实性、提高新闻生产效率、净化新闻环境、保护用户信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传播优势。但人工智能也给新闻领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如算法推荐降低了人类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度、机器人写作加重了新闻从业者的就业压力、人脸识别技术具有侵犯用户隐私权和肖像权的风险、机器人记者在信息采集和对话中缺乏人文关怀、算法偏见拉大了人们之间的知识鸿沟、“快餐式”信息影响了人们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人工智能可能会引发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质疑和恐惧等。面对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传播优势与隐患,如何趋利避害,达到“人机协同”的理想境界?文章尝试从新闻从业者、媒介技术和法律监管三个层面来探寻解决人工智能给新闻领域带来隐患的对策。
区块链技术重塑数字时代新闻传播要素的可行性
黄文军
2022, (7): 78-8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7
294 16
摘要:
近年来现代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且得到了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为人们提供新闻信息,满足人们需求,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质量,需要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最早于 2008 年被提出,是一种具有去中心化特征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新闻媒体通过合理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新闻信息传播效能,为新闻内容的精准传播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规避虚假不实信息,降低新闻生产与制作成本,实现对新闻传播要素的重构。基于此,本文对区块链技术重塑数字时代新闻传播要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对播音主持的冲击和影响研究
马阿敏
2022, (7): 82-8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8
344 18
摘要: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许多行业和领域有了非常好的应用,播音主持行业也不例外。在对行业工作和发展起到帮助作用的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为播音主持领域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推动着播音主持行业顺应时代进行变化,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改革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与错误概率,与此同时,也对该行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该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根据人工智能技术与真实人类的对比,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应用对播音主持领域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为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播音主持领域如何发展提出建议。
地方广播电视台应用网络直播进行转型升级的策略
赵帅
2022, (7): 85-8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19
302 16
摘要:
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媒体行业发生巨大变革,其中广播电视台也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台要实现转型升级,要积极应用新兴融媒体技术要素,构建“广播 +”组合式媒介平台,拓展受众对广播电台的关注度、提升受众与广播电视台节目的互动性、增强受众获取广播电台信息的便捷度等,促进受众与广播电台形成亲密的信任关系。[1] 本文分析当前广播电台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山东菏泽电视台为案例,探索广播电台与新媒体网络直播媒介实现融合的有效途径,以盼促进广播行业在新时期的转型升级与长远发展。
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路径研究
侯轶彬
2022, (7): 88-91.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0
377 31
摘要:
近年来,各种新型媒体类型不断涌现。新形势下,传统媒体也遭遇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各种传统媒体也开始与新媒体融合共生。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更好地进行转型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文章对媒体融合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转型困境。进而立足媒体融合背景,提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相关路径,包括聚集平台,构建出多元化经营格局,立足现实,拓展新闻媒体发展空间,以及数字化融合转型,发展分众化传播等。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策略探讨
施海燕
2022, (7): 92-94,11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1
332 24
摘要: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现代媒体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信息传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进行探讨,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多元策略。
媒介融合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及重构思考
潘知洁
2022, (7): 95-9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2
249 12
摘要:
文章以媒介融合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及重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随后阐述了媒介 融合的表现形式,并系统分析了媒介融合对传媒产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重构策略,希望能够 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王枭
2022, (7): 99-10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3
300 16
摘要:
主流媒体从传统媒体向融合媒体转型,是宣传思想工作、扩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必要保障,必须牢牢把握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本文从行业、高校、政府三个方面介绍了媒体融合的现状,并从战略分析、人才培养、行业升级三个方面提出了主流媒体“媒体智能化、管理法制化、传播国际化、人才综合化、平台矩阵化”的发展建议。
媒介变迁视域下媒体融合中的党媒新闻标题趣味化现象研究
范跃峰
2022, (7): 103-10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4
375 17
摘要:
新闻传播中媒介形态的变化,促使了新闻传播内容的改变,对新闻标题的形态特征改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新闻标题作为新闻内容的眼睛,好的新闻标题在新闻内容传播以及新闻价值表达中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人们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筛选难度也随之提升,也使得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更加显著。因此从媒体变迁视角对媒体融合中的党媒新闻标题趣味性及其有关措施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媒介变迁视角下媒体融合中的新闻标题趣味化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党媒新闻标题的趣味化表现,对媒介变迁视角下媒体融合中的党媒新闻标题趣味化提升对策进行研究。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阐述与探究
李江林
2022, (7): 107-11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5
388 10
摘要:
时代的进步推动了媒体领域技术的创新,新媒体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广播电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若想要顺应时代潮流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就需要积极探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路径。本文就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分析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具体的融合发展路径,旨在促进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创新融合,推动媒体领域的健康发展。
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
王策
2022, (7): 111-11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6
403 16
摘要:
传统图书出版在传统媒体的发展中具有代表性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基于此,文章研究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这一课题。首先,分析传统图书出版的背景,找出出版行业的重要性;其次,找出新媒体的出版特征,研究新媒体与传统图书出版相融合的可行性;最后,从分析传统图书出版优势、寻找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平衡点、提升图书出版创新能力、融合新媒体的发展理念、强化出版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专业特色平台等六方面,阐述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旨在解决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难题,提升传统图书出版的产业价值。
智能媒资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与思考
罗琼, 覃俊, 邓蕾
2022, (7): 115-11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7
294 22
摘要:
本文分析了媒体资源管理打破海量音像资料散落存储与无序管理的传统模式,以云服务的方式进行智能媒资库建设,对单位内所有音像素材提供存储、智能分析、智能标引、智能拆条、智能管理、智能视频生产、智能检索与多条件检索等功能,构建一个具备媒资多种渠道上传、素材商店及人脸识别、字幕识别、语音识别等 AI 功能的“智能化媒资管理平台”,梳理其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中各种业务场景的应用与适应症。
数字出版
浅论新媒体背景下的专业图书营销
李冰, 张梦菲
2022, (7): 119-121,12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8
266 13
摘要:
身处激烈的图书竞争市场,专业图书由于专业性强、内容较为深奥、读者数量有限,其所面临的同质化竞争和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除了传统的营销模式,专业图书也要不断开拓和尝试新的行之有效的营销方式努力从众多同类书中脱颖而出。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普及背景下,新媒体成为有效的图书营销途径。本文以出版单位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专业图书营销的部分实践为例,分析专业图书的营销思路,如可以通过强化作者的营销效果、扩展行业媒体营销渠道,以及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等方式,冲破“专业”的桎梏。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多思路的营销,在实现专业图书“圈内”营销的同时,也使其能跳出“圈子”,走向更大的“舞台”。
中小学数字教材:概念特征、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
姜钰, 肖晓羽
2022, (7): 122-124,13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29
284 9
摘要:
中小学数字教材是数字化教学的基础内容资源,是传统教材出版单位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教育特征、出版特征与技术特征是中小学数字教材的基本特征,其中教育特征是其本质特征,出版特征与技术特征是其固有特征。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数字教材的概念特征,梳理了中小学数字教材普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小学数字教材的普及应用提出建议。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探析
李西亚, 张碧芮
2022, (7): 125-128.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0
367 6
摘要: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对出版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特征来构建课程培养体系,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完善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这些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的三个重要途径,三者不可偏废。
“互联网 + 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优化设计
秦纹, 朱皓迪, 陈嘉仪, 周袁缘, 余琦光
2022, (7): 129-132.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1
445 10
摘要:
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如今教育部正在引领“互联网 + 教育”新教学模式。网络平台的多元化学习,预示着其发展的延续性和必然性,如何使其进一步常态化,将其有效地贯彻到传统教学中去,则需深入优化现行网络平台功能。本文着眼于教学媒介——平台的视角进行研究,探索“互联网 + 教育”下混合式教学平台优化思路,为教学平台提供可参考性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
全媒体背景下期刊编辑工作的大数据思维构建
沈敏
2022, (7): 133-136.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2
362 13
摘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造就了当下这一全民参与、万物互联的全媒体时代,推动我国期刊编辑工作迈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如今,“互联网 + 时代”及相关理念愈发被越来越多人认同和接受,新时期的期刊编辑工作既充满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转型挑战。当下,多数期刊编辑尚未适应全媒体背景下的期刊编辑工作转型。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技术日益革新的时代背景下,期刊编辑们要首先要在思维层面上强化大数据意识,以此为引导,不断在大数据技能方面着重提高,同时充分利用好高效的大数据平台与相关工具,真正适应这场变革,助力整个期刊编辑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传媒技术
个性化新闻推荐技术研究
胡箐妍
2022, (7): 137-139,14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3
295 13
摘要: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可以浏览海量的新闻信息,但伴随丰富的新闻同时而来的还有信息过载问题。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应运而生,在合适的时间为用户推荐合适的新闻文章,帮助每个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本文首先介绍了个性化新闻推荐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常用的四种方法,最后总结了常用数据集、评价指标和存在的难点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报道中的应用研究——以 2019 年“6.17”长宁 6.0 级地震为例
骆宜蒙
2022, (7): 140-143.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4
289 12
摘要:
新闻行业在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变化的背后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是一种强大的空间信息储存和分析工具,笔者通过对“6.17”长宁 6.0. 级地震的报道分析发现,GIS 所生产出来的图层广泛地应用在地质灾害报道方面,具有科普性、拓展性、融合性。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报道中的应用有极大的意义,在各项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更是发挥出其独特的功能。
云计算技术在电视台制播云项目建设中的运用分析
聂刚
2022, (7): 144-14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5
294 9
摘要:
云计算技术运用在电视广播和多媒体领域中,可保证媒体电视台制播云(全台网)项目顺利、高效构建。本文以电视台制播云建设为切入点,将具体制播业务云项目当作基础,通过对制播云(全台网)项目和云计算技术展开分析,探索云技术应用程度较多的备播系统建设,以及制播云项目和备播系统安全性防控措施。
监测台中、短波广播频谱收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青杰
2022, (7): 148-150,15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6
289 12
摘要:
中、短波广播频谱收测工作是广播监测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为掌握收测地区频谱资源占用情况提供了数据支撑,为上级管理部门进行中、短波广播频率、频道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提高频谱收测效率和收测质量,二九二台开发了一款基于 Web 的频谱收测系统。本文对频谱收测工作进行了介绍,同时结合当前频谱收测工作模式,提出了频谱收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并对系统架构、实现过程中使用的开发环境和技术及通过本系统进行频谱收测的流程进行了阐述。
立足实际建设大屏显示系统——孝感日报全媒体中心大屏可视化建设实践
胡红波
2022, (7): 151-15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7
247 7
摘要:
面对新兴媒体的激烈竞争,报社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必须大力发展新兴媒体,加快推动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不仅要建设全媒体指挥中心,统一进行全媒体的报道策划、采集、编辑、发布、分析,还需要建设用于报道指挥场景呈现的大屏显示系统。孝感日报传媒集团,立足报社实际,根据业务场景显示需要,结合拼接控制操作等,建设了全媒体中心的大屏显示系统。
短波发射台电磁辐射问题的研究
魏明疆
2022, (7): 155-157.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8
288 4
摘要:
近年来,电磁辐射污染日益严重,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应在现场调查电磁灯和短波发射机的电磁环境,通过现场测试和计算结果的对比,利用电磁场理论和电磁波理论计算天线周围的场强,研究短波发射机的电磁环境。计算和现场监测表明,观测点与天线的距离增大,观测场强减小。通过软件模拟,天线的近场稳定,天线强度迅速降低。在高频发射机室内,电场强度随着与遥控传感器的距离增加而减小。考虑在变送器附近创建更有效的点。为了减少辐射源,起飞和爬升操作员应考虑电磁防护,以减少暴露时间。分析发射机的电磁环境,对接收区的电磁场(包括天线室和无线电台)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测量。分析斜坡上的电磁场形成、大小和强度。从理论上讲,制定了一种对齿轮箱的操作和构造具有积极影响且意义重大的冲击降低方法。
广播电视发射机自动化控制系统探讨
李旭
2022, (7): 158-160.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2.07.039
246 15
摘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多个行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广播电视行业也不例外,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广播电视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目标。目前已经逐步实现了广播电视发射机自动化控制。这也为广播电视网络的构建,促进技术性能的优化提供了基础保障。广播电视发射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对广播电视发射机的运行情况进行自动化控制,能够使发射机在广播电视信号发射方面实现自动化控制。本次研究详细地探讨了广播电视发射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