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科学研判网络舆情方法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

赵越超

赵越超.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科学研判网络舆情方法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J]. 中国传媒科技, 2025, (9): 50-5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9.009
引用本文: 赵越超.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科学研判网络舆情方法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J]. 中国传媒科技, 2025, (9): 50-54.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9.009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科学研判网络舆情方法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

doi: 10.19483/j.cnki.11-4653/n.2025.09.009
基金项目: 

2022 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一般课题“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科学研判网络舆情方法研究——基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项目编号:JGJX2022D377);2024 年吉林医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所重点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KY2024SZ03);2024 年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一般课题“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双融双促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30101WS)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赵越超(1994—),女,汉族,吉林松原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摘要: 【目的】增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意识和科学研判网络舆情能力,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方法】建立集客观态度、明确目的、甄别意识于一体的研判思想前提,确定含官方标准、联系发展观点、系统观念在内的研判逻辑,推动大学生网络舆情研判结果向提升网络素养、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转化。【结果】使大学生抓住网络舆情研判实践的本质,帮助大学生增强甄别和筛选意识,推动大学生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的网民。【结论】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性质判定难度较大,唯物辩证法是大学生科学研判网络舆情的哲学基础,当代大学生应坚定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充分运用辩证的认识论、实践论以及舆情发展规律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甄别和研判,依法、文明、理性参与网络舆情,谨防网络诈骗、远离网络暴力,在网络舆情参与中提升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 [1] 张杰,张娅萍,赵峰 . 互文:自媒体网络舆情生成、扩散与极化的能量逻辑模型 [J]. 情报科学,2020,38(11):3-9.
    [2] 邢鹏飞,李鑫鑫 . 重大疫情防控中网络舆情形成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舆情文本的质性分析 [J]. 情报杂志,2020(39):67.
    [3] 姜胜洪 . 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 理论月刊,2008(4):34-36.
    [4] 冯文燕,李晓夏 . 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及传播路径治理策略分析研究 [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3(3):82.
    [5] 肖人彬,侯俊东,陈曦,等 . 网络舆情演化形态的类型分析 [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5,44(2):68-76.
    [6] 左畅,李明德 . 智能传播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关键要素与引导机制: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的分析 [J]. 今传媒,2024(8):17.
    [7] 郭红,戴睿 . 网络舆情对 0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J]. 新生代,2024(4):68-73.
    [8] 梁秀,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探究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59-63.
    [9] 肖峰 . 人工智能与认识论的哲学互释:从认识分型到演进逻辑 [J]. 中国社会科学,2020(6):49-70.
    [10] 秦步焕,王祥凯 .“性别对立”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的“性别对立”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95-102.
    [11] 许川川,王永贵 . 新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现代化的哲学方法论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23-32.
    [12] 徐国亮 . 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列宁的发展 [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5):75-83.
    [13] 朱珉旭.当代视域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反思 [J]. 国际新闻界,2014,36(1):66-75.
    [14] 蒋智华,覃智玲 . 反沉默螺旋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探析 [J]. 高教论坛,2024(9):62-66.
    [15] 谢晓娟,彭诗童 .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的新特征及其应对[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4,40(6):144-148.
    [16] 胡涛,李靖茂 .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之辩证分析 [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109-111.
    [17] 朱建平,郑陈璐 .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网络舆情引导分析 [J]. 中国统计,2020(4):13-15.
    [18] 向师杰,网络舆情视域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D]. 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2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11-04
  • 刊出日期:  2025-10-1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